“不要幻想挺一挺就能过去 要适应钢铁业的微利状态 ”
文章由冲床转载
宝钢董事长徐乐江几次与记者交谈,都说到这一句话。
他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这种微利甚至亏损状态,短期内难以改观。没有永远高速增长的行业。经过连续10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中国钢铁工业的规模扩张已近尾声。微利经营阶段是产业升级过程中必然和必须承受的“阵痛”。
上半年钢铁业的“惨淡经营”已成定局。不少机构正在对下半年行业的走势进行研判。主流观点是,下半年钢企的经营环境依然不理想。但“黑暗中尚有几个亮点值得期待”,近期国内钢厂减产检修面在扩大,若下半年钢厂的产能释放能有所控制,后期钢市的供给压力或许可稍有缓解。此外,铁矿石、焦炭等原料价格如能大幅调整到位,也有助于理顺钢企的盈利结构。
“但长期而言,钢铁业还是要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发展多元产业。千万不要幻想,要行动。”业内资深研究人士汪建华说。
国内钢企的利润普遍大幅收窄。据中钢协最新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销售收入同比下降3.34%;利税同比下降59.8%;利润仅23.85亿元,同比大幅减少545.49亿元,降幅高达95.81%。
钢企的亏损面在扩大。上半年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为142.48亿元,亏损面达33.75%;销售利润率仅为0.13%,同比大幅下降2.93个百分点。据中钢协的测算,扣除投资收益,上半年钢铁主业实际亏损达13亿元。
此外,上市钢企上半年的业绩预告,也把钢铁业的困境暴露无遗。据国内钢铁资讯机构“我的钢铁”分析人员的分析,除攀钢因去年实施资产重组,其业绩表现与去年同期不具有可比性之外,仅宝钢股份、久立特材和金洲管道3家钢企同比业绩预增。
其他已发布预告的上市钢企,业绩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业绩同比降幅最大的为韶钢松山,该公司预计上半年亏损7.5亿元,净利润同比降幅高达1309.71%;预计亏损额最大的为鞍钢股份,该公司预计上半年亏损19.76亿元,同比降幅达998.1%。
“四重压力”陷钢铁业陷困境
中钢协前总分析师李世俊在一次研讨会上说,钢铁业其实早就矛盾重重。但有两次“侥幸机会”,把它的困难掩盖了。一次“受益”于金融危机前的钢材出口增长;一次“受益”于金融危机后的投资拉动。“但是这一次,估计狼真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