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冲床模具工业发展迅猛 与国际尚存多年差距
“我国冲床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在理念、设计、工艺、技术、经验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总体来看还处于跟踪、学习阶段,尚未到达信息化制造、管理和创新发展阶段,只处于世界中等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大约有15年左右的差距,其中冲床加工在线检测和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差距在15年以上。”近日,中国冲床工业协会秘书长武兵书在中国冲床工业协会2011年会上坦言。
冲床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冲床工业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我国重点发展的汽车、电子、通讯、航空航天等行业的产品有80%以上的零部件是由冲床加工成型的。与会人士认为,“十一五”行业规划所确定的“我国冲床水平到2010年进入亚洲先进水平的行列”的总目标已经达到,尽管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差距,但是“十二五”规划必将给我国冲床工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实现新突破
随着中国成为制造大国,近年来国内冲床厂家得到迅猛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整体产值已经突破1000亿元。以北京地区为例,现有冲床企业达到200多家,每年可以生产几十万套冲床。据北京冲床协会介绍,目前北京地区重点发展的汽车、电子、节能环保等行业都需要大量的冲床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北京地区冲床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尽管北京地区冲床企业的发展良莠不齐,但还是涌现出了比亚迪汽车冲压冲床、长城牡丹塑料挤出冲床、康迪普瑞精密多工位级进冲床等代表性企业和产品。
据北京一家IT冲床企业负责人介绍,IT冲床在国内已有相当的基础,并已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个别企业生产的产品已达到世界水平,但大部分企业仍有较大差距。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配套、为引线脚100以上及间隙0.2mm以下的引线框架配套、为精度5mm以上的精密微型连接件配套、为直径1.6mm以下的微型马达铁芯配套及为显像管和电子等配套的精密冲床是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中国冲床工业协会相关数据中,可以清晰看出我国冲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如冲床最高精度,国际先进水平已经达到亚纳米级,国内先进水平只达到微米级别;冲床最高寿命,国际上的高效精密多工位级进模达到5亿次,精冲模为4万次,注塑模为2000万次,而国内冲床相应的只能达到3亿次、2万次、1000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