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式冲床的型面加工工艺
按照开式可倾冲床模具传统的制作方法型面加工都是采用: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清根。转到装配后,钳工一般先用砂轮机打磨,然后再用粗油石修抛,最后再用细油石修光。这样往往就会产生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型面被破坏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型面由于砂轮机修研造成0.1~0.2mm的误差是很正常的,另一方面就是钳工的修延装配周期将JB21S-100T钢板深喉冲床压力机会较长一些。
修冲类模具刃口的加工通常都是先加工完,留量淬火,最后再由钳工逐一修研,这样一来装配精度和周期都不能保证。尺寸精度因为修研的原因也有一定的出入,常常造成间隙不均匀,修边毛刺很大。
通过12小时加工后,可以看到表面的粗糙度非常好,钢板深喉冲床不用接刀,刀具磨损情况通过检验仅磨掉0.015mm左右,而且还非常锋利,模具型面手感光滑,如用户没有型面方面的推光要求,可以不用修抛,直接拉件,如果用户有要求,可直接用150#油石推光,型面可达到镜面要求效果,可节约钳工工时每标准套(一个门外板拉延模为一个标准套,深喉冲床约30~35小时),而且型面精度与数模比较,最大误差为0.06mm(推光后检验)。
修边刃口的间隙、尺寸精度非常重要,往往因间隙的大小不合理、尺寸精度超差造成带毛刺或刃口使用寿命太短而影响了尺寸精度,在这一方面,工艺路线是这样的:修边轮廓粗铣(STOCK=1mm留10mm量)→修边轮廓精铣(STOCK=0.3mm)→开式冲床R角清角(STOCK=0.3mm)→拆卸淬火→拼装→φ20超硬刀加工→φ16清角→φ10清角→φ8清角(一般在设计时没有特殊要求工艺圆角留R4)。
加工过程中,通过这种加工工艺路线走下来以后,修边刃口间隙的合格率达到75%~80%,如果角设计合理的话,完全可以达到100%,δ=0.8mm以上的修冲类模具完全可以达到100%。在这一方面,刀具的选择非常关键,难点为淬火以后的加工,这是整个工艺的关键部分,在这一方面,有几种刀具可供选择:
从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来讲,半闭环(Semi Closed loop) 和(Closed loop)的记数方式是不一样的。(Semi Closed loop)的记数器是深喉冲床旋转编码器或圆光栅,而(Closed loop)的编码器是线性的光栅、磁栅、球栅等。由于温度的影响,线性光栅天有一个线长系数,也就是说随温度上升或降低的澎涨或收缩,以Heidenhain线性光栅尺为例,同一温度下的误差基本为重复性误差,但在不同温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