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床也要十年磨一剑 造出机床母机
凭借研制MKW5225A/2.5×100数控动梁龙门导轨磨床,获得威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威海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传金向记者道出了获奖背后长达十年的研发故事。
2003年前后,国家有关部门对高档基础装备与数控机床发展进行了规划,当时威海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在许多领域掌握关键技术,便选中制造数控机床母机的大型数控龙门导轨磨床进行科技攻关。
数控动梁龙门导轨磨床特别适合磨削工件的各种形状导轨,是机床行业不可缺少的工作“母机”。“很有挑战性。”时任公司技术中心主任的刘传金领衔开展研究,在关键领域进行技术攻坚。
研究、试验、验证、再试验……从那时候起,刘传金的研发团队便投入了没日没夜的工作中,经过反复试验,他们成功拿下了第一块“难啃的骨头”———自主研发了横梁防碰撞装置。那一刻,刘传金和同事们欢呼雀跃。随后,他们攻克了工作台卸荷导轨结构、磨床用柱塞油缸、轴向变量柱塞泵液压系统等多项专利技术,并在导轨磨床中得以成功运用。
2009年前后,导轨磨床开始批量生产。“同样规格的大型导轨磨床从国外进口价格在2000万元,但是我们研制的同样规格的产品造价在1200万元。”刘传金说,差价达到800万元,这里面“有账算”。看着一台台导轨磨床的“出炉”,刘传金感慨万千,他用“太美妙了”来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
虽然已经投产,但由于这类大型机床加工质量中的光洁度和波纹度两项精度很不好掌控,整个研发团队多次跟踪用户的使用情况,在车间内,研发团队成员一边监控操作,一边进行数据记录和比对,曾经一连几天几夜没合过眼,他们相互打趣说,都是“铁打的身板”。
经过理论与实践的反复切磋,研发团队通过数字化设计技术,对机床结构进行动态特性、热变形分析,反机构优化设计,使机床加工精度及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现在,我们能自行研造的这种数控动梁龙门导轨磨床,为国内众多用户提供关键的导轨加工装备,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还成就了‘中国智造’。”刘传金说,下一步,他们还将继续增强导轨磨床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争取在未来两到三年,在理论研究和相关技术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