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床|山东天河数控】 11月14日,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铸造机械及锻压机械两个分会召开2011年年会暨五届三次理事会,近百名代表齐聚济南铸锻所,总结“十一五”发展得失并商讨行业增幅下滑形势下的应对之策。两个分会理事长、济南铸锻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家旭在主题报告中对行业“十一五”取得的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
产业聚集区各有特色
刘家旭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锻压机械行业发展迅猛,锻造等体积成形设备和钣金加工设备平行发展,呈现规格品种齐全、数量增长迅速、新兴产品和技术不断得到应用等景象,产品整体技术水平和数控化率持续提高,并大量实现出口,满足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根据分会的统计及分析,2010年,我国锻压机械行业总产值约4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以上,创历史新高。根据分会40家锻压机械企业上报产品数据统计,数控产品数量占全部产品的6%,产值占全部产值的40%。数控产品数量占比增长缓慢。2010年,锻压机械行业生产锻压机床超过20万台,同比增长18.0%。
2010年,我国锻压机床出口5.69亿美元,同比增长24.48%;数控锻压机床出口1.1亿美元,同比增长34.4%;锻压机床进口19.0亿美元,同比增长42.4%;其中,数控锻压机床进口10.1亿美元,同比增长43.0%。
“十一五”期间,我国锻压机械行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许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由此也形成了一些锻压产业特色集聚区。例如江苏省,在我国锻压机械行业地位突出,地区产量占到全国的1/3。主要分布在扬州、南通、无锡三地。
江苏省锻压企业大小约1000家,总产值估计超过100亿元(2010年江苏仅12家重点联系企业销售就达70亿元)。其中,仅江苏扬力一家就贡献了20亿元。
再如安徽马鞍山博望镇,估计有200家锻压行业企业,以板材剪折为主,总规模约30亿元以上,最大的企业年产值已达1亿元以上。
济南及周边地区也已形成锻压产品的集聚区,以济南二机床集团、济南铸锻所有限公司等为代表,总规模约50亿元。其中济南二机床集团以24亿元排名锻压分会规模第一。
另外,青岛及周边地区有超过20亿元的摩擦压力机及板材加工设备集群;浙江宁波地区的精密机械压力机、高速压力机产品也早已形成规模和特色。
钣金加工设备方面,由于我国卷材使用量激增,卷材预处理设备如开卷矫平纵剪收卷生产线、开卷矫平横剪板料码垛生产线等,在规格、品种、数量等方面增长迅速,技术水平快速提高,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这些设备除最终用户采购外,大量供应板材配送中心。可处理板材厚度0.3mm~2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