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床行业应向制造+服务模式转变 加速规模化
文章由冲床转载http://www.sdthsk.com
2005年,有两家民营企业用户分别从桂林冲床股份有限公司购买了价值约200万元的五轴联动龙门铣床,其中一家企业3个月后收回了买冲床的投资,而另一家企业则在3年之后提出要转让该冲床,原因是不太会使用五轴冲床,没体现出其价值。这件事给桂林冲床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很大触动:冲床企业不仅需要制造高端的、质量好的、智能的冲床,还要提供更多与冲床相关的服务,包括指导客户使用、提供后置处理软件等。在上述负责人看来,制造+服务未来一定会成为冲床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他对冲床企业高端化与服务化的转型也有自己独到的想法。
向制造+服务模式转变
冲床是工业的母机,冲床制造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制造工业的水平。近年,中国冲床在中低端产品上产能过剩,但在高端冲床上却与国外企业有很大差距,主要原因是高端功能部件中国企业无法生产,进入此市场受限。由此来看,中国冲床行业要想提高水平,必须在核心部件研发上实现突破。
对于一台五轴联动的龙门冲床,重几百公斤的五轴头就占据整个冲床售价的60%,而耗用了近百吨钢材的主机,价值不到40%,因此,要做冲床就要聚焦“核心部件”。桂林冲床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也是国内较早进行核心部件研发的企业。10年前,中国的第一个全国产业化的五轴头就是由桂林冲床研发出来的。
上述负责人认为,冲床要想发挥更大作用,就要让更多的用户会用、用好,做到这一点,配套服务必须跟上。如果能将每一个行业加工处理的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固化成为软件,那么客户只要提需求、给图纸,加工编程与服务由桂林冲床来做,就能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加快产品的上市时间。桂林冲床业从一个纯粹的冲床制造企业演变成一个冲床制造+服务提供的企业,给桂林冲床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毕竟冲床这样的行业属于装备行业,市场总是有相对饱和的时候,而服务业却具有巨大的、可持续增长的空间。
桂林冲床有限公司目前还是“小公司”,要想进行五轴加工处理软件研发,不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还需要软件企业等合作伙伴的共同参与,桂林冲床在五轴联动冲床方面有多年的行业经验,但缺乏IT软件编程的资源,而且缺乏了解行业的IT软件人才。未来,五轴加工处理软件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但要撬动这个服务市场,还需要有远见的软件合作伙伴的加入。目前中国的通用软件企业纷纷进入细分行业的应用市场,通用软件企业要想更具行业竞争力,与各个细分行业的企业进行合作是大势所趋,而冲床加工软件在中国这样的制造大国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上一篇:上一篇:新一代冲床模具升级改造成功
下一篇:下一篇:在冲床上安装模具注意事项